发簪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发簪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一双手工唐鞋一生匠人荣光-【资讯】

发布时间:2021-07-16 04:55:16 阅读: 来源:发簪厂家

一双限量版的波鞋可以让年轻人通宵排队,而徘徊在失传边缘的传统手工鞋却鲜有问津。

时代确实不同了。曾几何时,一袭唐装、一双唐鞋是广州城内最时髦的打扮。时移世易,传统手工制鞋行业已渐趋式微。而随着老城区的搬迁改造,广州仅剩的一位唐鞋工匠、有“唐鞋王”之称的梁广泽见证了手工鞋的式微,往日荣光不可追,店铺三迁,屈于民居。但对手艺的骄傲,让年近八旬的他,仍选择坚守着这个即将消失的手艺。

一生钻研,手艺精湛

不少老西关还记得,昔日在宝华路上有一家名为“足安斋”的鞋铺,专营手工唐鞋。因做工精细,穿起来特别舒服,该店不但在老西关里有口皆碑,不少老华侨都会特意上门定制唐鞋。足安斋的主人梁广泽,也被称为西关“唐鞋王”。

在梁伯家中,工具箱里摆满了曲锥、铲锥、牙钳等工具,窗外也摆放着多双正在晾干的唐鞋。“做鞋是个细心活,也是体力活。光是鞋底,就要先把橡胶轮胎按照码数剪好,在砂轮上磨平。再由里到外用三层不同材质的布料制成鞋面,把鞋面套在木制的鞋楦上,用曲锥牵引帆线缝在鞋底,最后将整个鞋面反转,缝线就在鞋里面了,因此这种鞋也叫反底鞋。”说起唐鞋的制作,梁伯滔滔不绝。

唐鞋缝制相当讲究和费力,梁伯从9岁起就跟着哥哥在店里学艺,现在他已年近八旬。最高峰时,他一天能做七双鞋。梁伯的手硕大粗糙,尤其是两个大拇指,奇大无比,还有些微扭曲,他说,这都是做鞋做出来的。

用料讲究,有口皆碑

梁伯说,足安斋在宝华路经营的时候,有不少忠实顾客,打太极的习武者、唱粤剧的老倌,还有老华侨都会专门找他制作唐鞋。广州酒家、华侨大酒店这样的大酒楼也会为了庆典而来他这里订货。

不单单是因为他手艺精湛,也因为他对用料也特别讲究。“鞋面的布料,由里到外三层都是不同材质,最讲究的是外面这层,是英国产的金狮绒布,以前都是用来做西装的,十分结实耐磨,脏了只要弹一下就干净。最后,还要用牛皮将三层布包边。”梁伯说,由于整双鞋都是手工一针一线缝制,而且鞋面鞋底用料讲究,所以唐鞋穿起来非常舒服,“南方的唐鞋和北方唐鞋最大的不同是鞋底,北方常见的鞋底也是用布料制成,而南方因为天气潮湿多雨,所以鞋底要用耐脏的黑色橡胶。”

鞋王三迁,生意渐冷

“现在的鞋子几十块钱就有一对,款式也新颖,我这些‘伯父鞋’要300元一双,所以除了一些海外老华侨,基本没多少人还会找上门来找我做鞋了。”梁伯说,上世纪50年代,足安斋还在宝华路时,顾客盈门。后来皮鞋开始在国内风行,本地客人开始减少,到了上世纪80年代,顾客就以海外华侨和香港客为主了,“现在一个月也就卖两三双鞋。”

名声在外的老字号,也难挡城市变迁带来的影响。上世纪90年代,宝华路改造,足安斋的店面被征用,梁伯经历了店铺的首次搬迁,搬至恩宁路的光天巷继续经营。十年前,恩宁路计划拆迁,铺位被屋主收回,梁伯再次搬迁,搬到了周门街的一间小屋,继续经营至今。这生献给手艺,孑然一身,三次迁移,多少让梁伯有些唏嘘。

手艺难传,材料难继

“现在的年轻人都做不来这个活儿了。之前香港的客人,就是因为香港同行都不做唐鞋了,才特地来广州找我。”说起手艺传承,梁伯有点黯然,“之前也有人想找我学艺,但我又没有经营的地方,买鞋子的人又少,没有实操的教导,根本没办法教。我做了大半辈子手艺,但一旦停歇下来,恐怕就保证不了质量了,所以最终也没收下他。”

除了手艺外,制作唐鞋的材料和工具也买少见少。比如曲锥,梁伯说,市面就难以买到,这种手工制鞋的专用曲锥,在锥尖上有一个小钩,专门用于钩拉鞋线,“这个是几十年前剩下的锥子,当时是一个在长征鞋厂做劳保鞋的朋友给我拿的,一下给了我20支,现在已经断得七七八八了。”

“鞋面的金狮绒布也是用一块少一块,虽然是西装材料,但由于做工要求高,而且款式较旧,所以20年前就已经停产了,我这些布料都是当时托人在澳洲买回来的。”梁伯算了算,手上仅余的金狮绒布大概也就够做几百对唐鞋,消耗完后,估计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材料了。

街坊回忆“以前一袭唐装、脚踩唐鞋,是广州城里最时髦的打扮。那时候我爸爸最喜欢穿唐鞋上班。”——50后陈阿姨“之前在博物馆看过唐鞋,没想到原来唐鞋有这么多学问,不过可惜现在已经没多少人会穿这种鞋了。”

(美中鞋业网——让世界鞋业信息互通)

引起脑梗死的原因

益肾固精应该吃什么药

心律失常乏力吃什么药

心动过速的中医治疗

心律不齐平时饮食注意什么